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雄鹰在飞翔

鹄即垂翅,志在九宵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学习语言 启发想象 加强诵读  

2008-12-02 13:30:35|  分类: 论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学习语言  启发想象  加强诵读

——浅淡小学语文诗歌教学

 

小学语文课本里选有古诗、现代诗、儿歌、歌词等诗歌,其特点在于语言凝炼,节奏鲜明,韵律和谐,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和丰富的想象。

根据诗歌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,在教学诗歌时应该从“学习语言,启发想象,加强诵读”教学。从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爱好。

1.      学习诗歌的语言

诗歌的语言不仅有鲜明的形象性,而且极其凝炼和准确,这对发展学生的语言很有帮助。教学诗歌要抓住含义深刻、感情色彩强烈的词句,引导学生深入理解。只有这样才能把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道理阐发出来,把饱含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。

对于古诗,应该先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。一方面,要引导学生掌握古今通用的词汇。如《早发白帝城》中的“彩云”、“万重山”等;另一方面,要让学生懂得汉语古今的变化,如“朝”和“早晨”,“还”和“回”,“舟”和“船”等。此外,还要注意让学生了解古诗中古今异义的字,如“疑是地上霜”中的“疑”为“以为”之意,“可怜九月初三夜”中的“怜”是“爱”的意思等。

教学诗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,抓住作者的构思和语言,特别是诗里的警句和妙语,引导学生去体会感受,从领会感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,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,从而学习诗歌的语言。如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这一名句,我引导学生试着将“绿”字更换为其他字,学生先后换成了“吹”、“到”、“过”等字,但都感觉不如原句精妙,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一个“绿”字生动而形象地把春风使江南披上绿装的整个过程写活了。

2.      展开合理的想象

诗人凭借丰富的想象,运用比喻、拟人、夸张等手法,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,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略到诗的意境,受到熏陶感染,从而促进想象力的发展。

由于诗的语言有较大的跳跃性,教学时要注意启发学生通过想象把其中的空白填补起来,或者凭借想象加以连缀,从而获得全诗的完整形象,体会到诗歌的思想感情。

用比喻和拟人的方法写成的诗句,需要引导学生想象比拟的事物和被比拟的事物在形象上的联系,如《瀑布》中“好伟大呀,一座珍珠的屏!时时来一阵风,把它吹得如烟、如雾、如尘”我在教学时,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,想象“屏”和“烟”、“雾”、“尘”是什么样的,体会诗中所描绘的壮观、美丽、奇妙的景象,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。

用夸张手法写成的诗句,需要让学生想象出通过夸张所表达的激情。如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一句,我让学生想象出瀑布从高空飞落的宏伟壮观的气势,从而体会诗人的赞叹之情。

3.      加强朗读训练

诗是有声的画。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诗中的图景和情感,帮助学生体会诗的音乐美,增强诗的教育效果。同时朗读也是学习诗歌语言的主要手段之一,朗读比起默读来,学生更容易进入意境,领略诗歌语言的特点。

指导朗读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;一是掌握朗读的技巧,包括重音、停顿、速度、语调等。学生必须在理解诗歌的内容之后,才能读得有感情。因此,指导朗读不能只从技巧上着眼,也不能只从朗读形式上要求学生,而应从理解思想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入手。我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,都是先引导学生理解诗意,体会诗情,再由教师范读,让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展开想象,领会诗的意境,加深对诗的理解,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理解体会的基础上练习朗读。对于古诗的朗读,虽然不必向学生介绍格律知识,但也要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来,在反复朗读中逐步达到背诵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2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